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4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世界文学:超越流通
加林·提哈诺夫
2021, 4(4): 609-622.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1
摘要:
本文试图思考与当前盎格鲁–撒克逊世界文学话语体系相关的一些核心概念。通过聚焦其中的概念之一——流通,笔者揭示了此概念对我们如何思考和书写世界文学史的潜在影响。重新考察流通给我们带来了切实好处,让我们更加清楚敏锐地意识到一部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体系中被多方挪用时可能遭遇的根本上的文本缺失。这一观点是从我们目前所亟需的高瞻远瞩的视角提出的;在当前文学文本被不断碎片化和介入重组的大环境下,该论点的有效性亦得到了充分印证。
酒神生命唤起的情感:悲剧合唱的演变
童明
2021, 4(4): 623-635.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2
摘要:
亚里士多德侧重情节的悲剧理论影响广泛,但他对悲剧情感和实质的解释似有缺失。尼采以酒神合唱为侧重的理论是对希腊悲剧本质更通透的解读。顺此探索,可发现现代伟大的悲剧作者,暗合希腊酒神生命的精神,以新形式继续悲剧合唱,也有力支持尼采的理论。本文分四部分:(1)在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崇拜的语境里阐释悲剧的悖论以及早期悲剧合唱如何表达酒神生命力;(2)在尼采理论的语境里阐释日神和酒神的相互作用是个体融入酒神生命力产生的惊骇和喜悦交集的情感;(3)阐释悲剧合唱中的“我”是酒神生命的发声,因而莎剧中“合唱”常常在独白中(以《哈姆雷特》和《麦克白》的片段为例);(4)以福克纳《八月之光》和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段落为例阐释悲剧合唱在现代小说中的另一个变异即“合唱片段”。悲剧中“我”是我又不是我,其情感是合唱唤起的情感。悲剧人物承受不可承受的苦难,经酒神洗礼,以酒神生命发声。惊骇和狂喜并存的情感,个体生命拥抱酒神生命时的感悟,这些就是悲剧合唱的内涵。
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中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
金雯
2021, 4(4): 636-654.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3
摘要:
情感是18世纪启蒙时代西方思想的核心问题。从笛卡尔及其同时代哲学家开始,情感就与身体感官和生理活动即神经、血液的运动联系在一起,身体和灵魂变得不可分割。大多数启蒙思想家致力于经由情感问题考察身心之间的互动关联。18世纪的道德哲学和美学理论集中论述了“情感”的特性,应对身体对心灵发出的挑战。在这两条话语脉络中,情感及其表征的身心连接都被赋予有利于主体性建构的阐释。法国感觉主义哲学和沙夫茨伯里影响下的苏格兰启蒙时代道德哲学将源于身体的感受和情感变成道德判断的基础,提出了“道德感”和“道德情操”等概念。由鲍姆伽通创立但渊源更长的德国美学致力于证明灵魂的感性和理性层面彼此融洽协调。美感不仅是对外物和谐的评价,也是头脑对自身和谐的赞许。作为道德原则的情感和作为审美判断条件的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建构人的主体性——即人的自洽性和独立性——的诉求。
遗音重寻:论20世纪初法国与中国的一种女性主义
王浪
2021, 4(4): 655-677.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4
摘要:
在法国无政府主义地理学家Elisée Relcus的影响下,李时曾开始信奉无政府主义。1907年6月22日,李时曾和吴稚晖在巴黎创立了无政府主义杂志《新世纪》。他们成为在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和在东京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桥梁,后者于1907年6月10日创办《天义》。中法两国无政府主义错综复杂的族谱根源为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政府女权主义者对反威权主义的坚持和对下层阶级的关注为当代被种族、阶级和国家所割裂的女权主义提供了灵感。它为当前的女权运动提供了战胜分裂的可能。然而,当前的无政府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无政府主义者上。这削弱了无政府女权主义者的话语,也忽略了诸如安妮·马赫和何殷震等鲜为人知的无政府女权主义者的贡献。本研究将对在《无政府主义者》《自由思想》《无政府状态》《新世纪》和《天义》等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并结合历史材料来重构无政府女权主义者在性、女性教育和妇女劳动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本研究展示了早期无政府女性主义遗留的丰富理论遗产,并探讨了其对当前女性主义讨论和实践的影响。
解译战后美国犹太人的沉默:辛西娅·奥兹克的《披肩》
陈书平
2021, 4(4): 678-69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5
摘要:
沉默是犹太大屠杀研究的一个关键议题,而战后美国犹太社区关于大屠杀的反应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美国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兹克和她的代表作《披肩》为战后美国犹太社区打破沉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宗教、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后美国犹太社区被指责患有一种集体的“大屠杀健忘症”。奥兹克的文学创作旅程同样经历了从回避大屠杀到直面大屠杀的转变。作为奥兹克打破沉默的“文学宣言”,《披肩》以“沉默”为主题揭示了“想象的”大屠杀幸存者罗莎·卢布林在大屠杀前、大屠杀期间和大屠杀后的创伤生活的全景。本文移植了劳伦斯·兰格的“先发制人”的概念旨在重新思考战后美国犹太社区的历史语境,以及重新评价大屠杀再现的伦理问题。“先发制人”指利用犹太大屠杀作为一种人文教训来实现道德救赎或宣扬更高的价值观。为避免误入“先发制人”可能带入的歧途,奥兹克整合犹太教义的“记忆”戒律、米德拉什的叙事风格和哈西德派关于“纯粹意图”的传说独创出一种“合格”的大屠杀文学写作策略。
徘徊于菩萨与耶稣之间——崇祯宫廷信仰变迁及其影响
王启元
2021, 4(4): 699-713.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6
摘要:
作为近世中国统一王朝君主的明季崇祯帝,曾尝试接近天主教,又因各种机缘回归本土信仰,这在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崇祯帝即位后信仰生活的考察,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使用中西文献,考证崇祯帝从尝试接触到崇奉天主教的确切区间,起自崇祯五年,终于崇祯十四年,历时将近九年。最初的因缘始于徐光启入阁,也曾在传教士汤若望等的影响下阅读天主教经典,这些举动除信仰本身之外,多少也有出于制历及练兵的考虑。然而崇祯十一年开始的向戚畹摊派“助饷”、崇祯殇子所引发的一系列变故,最终结束了君主的天主教信仰尝试。崇祯帝在信仰取舍上的彷徨不定,正是明末清初多元信仰加诸近世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晚明入华的天主教彼时亦已成为近世中国信仰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本文通过此一案例继续论诸中西文献、立场差异等因素对宗教史研究的影响。
褶子与巴洛克风格
郭悦
2021, 4(4): 714-725.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7
摘要:
德勒兹借用莱布尼茨的“单子”思想,发展出了“褶子”思想。莱布尼茨认为作为单一实体的单子组成了复合的东西,单子是没有广延的。莱布尼茨的动力论和视角主义思想,在德勒兹的褶子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褶子不仅是单子内部的折叠,而且是单子与单子之间的折叠,这是外部的折叠。褶子不断延伸,延伸不是褶子的消亡,而是褶子的不断变化。正是在这里,德勒兹找到了巴洛克与褶子的共同点,并用褶子定义了巴洛克。巴洛克与本质无关,而是与运作功能和特点相关,它不停地制造褶子。褶子和巴洛克的关键在于弯曲,弯曲才是核心,弯曲在不断地生成。褶子的弯曲特点在巴洛克艺术中不仅使得绘画作品的画面充满流动性和活力,而且令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巴洛克艺术作品中的光线则体现出了褶子的折叠特性。光、影的折叠关系,不仅使画面具有空间感,也象征着灵魂和身体的折叠。最后,德勒兹认为,每个单子都从一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宇宙,这种观点是一种从中心到视点的转化,因此不存在中心和边缘之分,这构成了巴洛克艺术的新和谐。
专题
主持人语
孟庆枢
2021, 4(4): 729-730.
摘要:
新冠疫情后人类应如何面对生命?——读《四级恐慌》之思
泊功
2021, 4(4): 731-73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8
摘要:
当下,在世界各地人们仍在与新冠病毒持续做着斗争。这不仅仅是代表人类智慧的科学领域与新冠病毒的战斗,同时也是涵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整个人类文明做出的抗争。从古至今,人们在文学作品中曾多次描写过各种传染病,这些作品描述了发生瘟疫之后,人类是如何与病毒抗争,以及人类自身的或良善或愚蠢的行为。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前,将病毒与人类视作两个物种去相提并论,并从哲学角度剖析了二者之间关系的文学作品,管见所及之内,仅有王晋康的科幻小说《四级恐慌》。在新型冠状病毒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之际,我们人类应该思考的正是这部作品所提出的“人类有无权利擅自判决哪个物种是敌对物种,并褫夺它们在自然界生存的权利”的终极问题。
虚拟梦境中人的迷失与超越——以日本科幻《盗梦侦探》为中心
丁卓
2021, 4(4): 739-751.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9
摘要:
20世纪70年代虚拟技术逐渐成熟,科幻文学也随之表现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指虚拟技术根据现实所生成的仿真情境,虚拟世界科幻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通过虚拟现实和虚拟梦境两种题材,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转换中探索生命意识的科幻文学亚类型,其中虚拟梦境题材更集中地反映人的迷失和超越。所谓“迷失”,指意识陷入虚拟与现实的困惑中,人丧失了对生命意识的把握;所谓“超越”,指人超脱迷失状态,对自身在虚拟世界中生命意识的重塑和创造。日本作家筒井康隆的《盗梦侦探》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中,揭示了人处于“我在哪”“他是谁”“归何处”的三重迷失状态,并从虚拟与现实的真伪纠结、自我和他者的认知矛盾、纵欲和疗愈的梦境改造中探索超越之路,在“虚实平等”“第三视角”“心灵疗愈”等三方面启发人对生命意识的重新发现。
访谈录
科幻与“文学”、中国科幻热、科幻与教育
孟庆枢, 吴岩
2021, 4(4): 755-765.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10
摘要:
在人类面对百年未遇的巨大转折时点,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科幻迎来逆势而上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为了让渐入胜境的中国科幻更上一层楼,我们力争站在时代前沿以多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沉淀,思考当下最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说出一得之见。这次对谈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实际成了从SF切入“何为文学”的新探讨、在“智能+”的数字化时代对于“人”的新叩问。对谈摒弃泛泛之见,与众多业内外人士形成互动,构建新时代科幻文学研究的新场域,尤其旨在对比较文学界、教育界有所启发,以求动态多元地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幻文学文化贡献力量。
书评
伊莎贝拉·法拉斯奇:《元杂剧三种:文字呈现、翻译与注解》
杜磊
2021, 4(4): 769-773.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11
摘要: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
罗诗旻
2021, 4(4): 774-77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12
摘要:
王定安:《祭如在:明清之际西学观照下的儒家丧葬礼》
代国庆
2021, 4(4): 779-783.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13
摘要:
格雷厄姆·哈曼:《舌战群雄:对敌人、朋友与中立者的回应》
查尔斯·威廉·约翰斯
2021, 4(4): 784-790.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1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