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出其不意的助澜人——萧三与中苏文学交流
卡特琳娜·克拉克
2022, 5(2): 7-27.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1
摘要:
语言障碍是任何文学实现国际化的常见障碍。而文化融合的另一大障碍则是亚洲各国迥异的书写系统,以及普遍存在的文盲现象。许多欧洲和苏联知识分子曾以建立共同文化的名义努力克服语言差异。在革命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最初几年里,苏联的许多机构与知识分子致力于推广他们所谓的“国际语言”。在苏联先锋派中,国际主义的拥护者大多以欧洲为中心,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确实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文学互联网的东西,尽管并不是很稳固。这在20世纪30年代体现得最为明显。鉴于两国悬殊的文学传统,以中国为落脚点将中国文学与欧俄文学融为同一种文学进行考察显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案例。另一个复杂因素是中国的象形文字系统阻碍了识字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群众要参与文学共享,这一点至关重要。而事实上在亚洲,与欧洲文学相比中国左翼文学与苏联文学更为相近。本文着眼于中国诗人兼翻译家萧三(萧子暲)的职业生涯,并认为,萧三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名作家和政治活动家;但事实证明,比他的作家身份本身更重要的是他在苏联和中国文坛之间扮演的中间人角色。
木心致歌德
童明
2022, 5(2): 28-38.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2
摘要:
木心是一位不断创新的作家。他在美学尺度上借鉴了全球性的话语和意象。通过其作品当中灵巧多变的笔触,我们可以看到他极其广博的兴趣愿景和不受局限的精湛文风。木心的《魏玛早春》以散文诗向歌德致敬,并阐释艺术创造和大自然的创造和谐相通的歌德式主题。本文带领我们重温歌德的《浮士德》和《植物变形记》,回顾歌德关于现代化的思考、艺术和科学感知一体的自然观,以及他对植物变形的独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解读《魏玛早春》如何以不同而同的匀称结构,以遐想中的低声吟咏,在植物和自然笼罩的神圣气象中,礼赞歌德所代表的广义的艺术观。本文着重指出,木心以“植物性”比喻文化艺术,回应着歌德思想的深层境界。
去人类中心主义与本体分类学:一种生态观
尼其·扬
2022, 5(2): 39-57.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3
摘要:
很显然,气候变化加剧、环境退化、热带雨林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都是人为导致的问题,并陷人类于生存危机之中。而人们常常接触到有关迫切需要“拯救大自然母亲”的说法,抑或是关于人类终为“自然的一部分”从而易受自然影响等事实主张。这些看似无害且不断重复的说辞掩盖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本体论”假设。本文试图实现两个具体目标:首先,考量格雷厄姆·哈曼尚未充分发掘却相当重要的“本体分类学”概念,将其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世和生态学等问题联系起来。其次,为哈曼的立场辩护,反对针对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些具体的生态批评,并指出面向对象哲学体系(OOP)事实上特别适合对当下的生态思想和我们的现状进行更为全面、彻底的重新评估。
民初“兴味派”小说家与西方文学
孙超
2022, 5(2): 58-73.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4
摘要:
“五四”时期,由于民初“兴味派”小说家有赓续传统的一面而被完全向西转的“新文学家”视为“旧派”,这显然遮蔽了他们面向西方文学的开放心态。这种开放心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民初“兴味派”小说家高度重视西方小说译介。他们大多直接从事西方小说翻译,其中不乏译界名家,不仅翻译了大量西方小说作品,还运用手中掌控的主流报刊大量登载西方小说译作。他们以兴味为主选择翻译对象,以短篇小说译介导夫先路,还对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第二,民初“兴味派”小说家开始进行较为系统的西方小说研究以及中西小说比较研究。他们热衷于向读者介绍西方小说界情况及名家名作,并以平等态度考察中西方小说的特点和优劣,初步具备了世界文学眼光。第三,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积极向西方文学借镜创作小说。他们主动接受西方小说观念,结合本国小说“兴味”观念,形成了追求兴味审美的创作新风尚;广泛借鉴西方小说技巧力促固有小说文体发生新变、并创生出新文体;大量吸收西方小说营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作出当时最流行的类型小说;以西方短篇小说为参照,推助本国短篇小说创作繁荣和现代转型。据实而论,即使以学习西方文学为新,我们也应该为其撕下“旧派”的标签。
苏联戏剧理论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舞台剧
井上美莉
2022, 5(2): 74-100.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5
摘要:
本文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左翼剧作家在动员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的戏剧实验中与苏联戏剧和理论的接触。笔者探讨了苏联戏剧理论与戏剧表演的融合如何推进左翼剧作家的议程,并为后来的现代话剧和电影改革奠定基础。文章研究表明,1943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作品被首度翻译成中文之前,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在30年代中后期即在章泯的指导下让苏联戏剧理论参与到上海戏剧作品的排演和制作之中。该剧团的演员们将波兰导演、教师兼演员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学生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的作品译成中文,并撰文将自己比作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中的卡特琳娜,以及费奥多·瓦西里耶维奇·格拉德科夫的作品《水泥》中的达莎等角色。本文通过探索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与中国现代戏剧的联系,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作出贡献。
“非史才不敢任译事”:林纾遗译《亨利第五纪》辨体研究
代云芳
2022, 5(2): 101-118.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6
摘要:
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他译介的众多外国作家中,莎士比亚占据重要一席。值得注意的是,林译莎氏作品并非译自莎士比亚原文,而是基于其原作改编的故事集。与一度大热的《吟边燕语》不同,林纾翻译的莎氏历史故事,自问世起便鲜见关注。其中尤以署名“林琴南遗稿”的《亨利第五纪》最为特殊,学界迄今未见研究这部译作的专论出现。基于此,本文围绕《亨利第五纪》展开辨体研究,分为三部分:(1)林纾以史传作为文本语境,在翻译中融会贯通史家传统。(2)林纾以纪传体翻译《亨利五世》故事,不仅从《亨利第五纪》的译名得以直观呈现,还通过译者对译文的改写与润饰予以印证。(3)由于中西文体的差异,林纾在文体转换的过程中融入了欧化字词与句法,补充解释异域意象与风俗,以叙论相间的形式实现纪传体的结构延展,促成文类革新。林纾在翻译中坚守本国文体传统的同时,勇敢尝试将外来诗学融入本土文体的发展,他的译作既烙印上强烈的中国传统文体印记,也承载着外来诗学的影响。
在性别和文体之间:世纪之交的弹词文本
张禹
2022, 5(2): 119-145.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7
摘要:
弹词这一文体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当前的弹词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帝制晚期女性创作的长篇弹词小说上,当时的士绅淑女通过创作弹词,反思自己的经历、思想和感受,使得弹词获得了蓬勃发展。进入20世纪,女性创作的弹词小说逐渐被男性文人或知识分子创作的弹词所取代。本文将弹词视为一种包容性的、不断发展的文体,并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更广泛的文本,从而拓展研究范围,探索现代社会对弹词体裁的改良、变革与城市化。笔者考察了三类弹词作家及其文本:19世纪中叶以前的弹词作家,尤其是士绅淑女;倡导强烈民族主义和主题的晚清弹词作家;以及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推动弹词进一步商业化的弹词作家。通过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综合回答,本文探讨了文学体裁与性别关系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谁是弹词作家?民国时期的新生代弹词作家是如何丰富这一体裁?这种老式的文体流派又如何与新兴资本主义一起重新塑造性别规范?
中德当代成长小说的非人类中心思考——以夏兰斯基的《长颈鹿的脖子》与王安忆的《匿名》为例
郑家欣
2022, 5(2): 146-166.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8
摘要:
经典成长小说的情节主线为年轻主人公在社会不同领域漫游经历而通过自我教育发展成长为完全人,反映了启蒙主义时期的发展进步观与新人文主义的人性理想。当代德国作家夏兰斯基的《长颈鹿的脖子——教育小说》与王安忆的《匿名》都颠覆了成长小说经典叙事模式,描写了主人公的“退化”历程并以成长失败为结局,代表当代成长小说的最新发展趋势。两部小说都在虚构叙事中嵌套生物进化论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虚构与写实的张力,并且从自然史的角度审视文明史,反思高举发展进步旗帜的启蒙历史观,通过与动物性的参照质疑新人文主义的人性理想。两者经由描写在文明的缝隙之中、在历史的巨轮之下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生命困局,以虚构叙事构建回忆空间,在唤起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独特场所中回访历史。《长颈鹿的脖子》的反讽风格显示出对乐观主义的进步观和人性理想的深刻批判和彻底质疑,而《匿名》的批判性较为温和,对现代文明的态度较为暧昧,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在破碎的艺术世界中仍寻求文化总体性的努力。本文尝试以成长小说这一文类为对话平台,通过当代中德成长小说的互资镜鉴与双向阐发,发掘中国成长小说的美学特质,同时通过文本批评反观文类理论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破解西方文学的“主体性迷思”,也说明现代成长小说叙事特征所引起的文类存亡与否的争论,其实正好凸显了成长小说内在固有的反思机制及其体现的现代主体性悖论。
访谈录
他乡的“念卷先生”——伊维德教授访谈录
姚伟, 伊维德
2022, 5(2): 169-177.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09
摘要:

从1999年发表《鹦哥宝卷》英文研究成果到2021年推出《瘟鼠宝卷》《佛说杨氏鬼绣红罗化仙哥宝卷》《佛说王忠庆大失散手巾宝卷》英译,伊维德教授已结缘中国宝卷22载,出版了24部(含4部选译)宝卷英译,堪称当今西方世界中国宝卷首席翻译家。本访谈依据笔者与伊维德教授历时22个月(2019年11月6日至2021年9月23日)的英文邮件翻译、整理而成,内容涉及伊维德宝卷翻译之缘起、选材、策略、出版及海外传播等问题。伊维德教授在访谈中指出,“去韵化”是宝卷翻译之主流,盲目苛求押韵只会造成“因韵害义”;“宝卷”的译名应使用直译加注的方式,以兼顾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宝卷英译本的传播不能简单套用商业出版社“中间人”的图书传播范式,而应面向欧美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读者,采用“学术出版机构+学术期刊+专业书评人”的传播模式进行推广。伊维德教授虚怀若谷、雅量高致,不仅耐心解答了所有宝卷译介的问题,还对笔者所撰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评述,附笔致谢。

书评
周云龙:《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
王岫庐
2022, 5(2): 181-184.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10
摘要:
王晓平:《复兴或再造?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中国文学与文化》
张震
2022, 5(2): 185-187.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11
摘要:
杨治宜:《“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
彭询, 骆晓倩
2022, 5(2): 188-192.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12
摘要:
会议综述
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朱璞, 孙海军
2022, 5(2): 195-198.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21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