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儒略《三山论学纪》,载《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学生书局,1966年。
|
[2]
|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
|
[3]
|
.陈真观法师《因缘无性论》,《广弘明集》卷二十二,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刊行。
|
[4]
|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
|
[5]
|
.程樹德《论语集释》卷七《里仁上》,中华书局,1990年。
|
[6]
|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
|
[7]
|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2000年。
|
[8]
|
.方以智《一贯问答》,载氏著《方以智全书》,黄山书社,2019年。
|
[9]
|
.冯秉正《盛世刍荛》,BnF,Courant chinois 7052。
|
[10]
|
.何晏注、皇侃疏《论语集解义疏》,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
|
[11]
|
.黄宗羲《明儒学案》,载氏著《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
[12]
|
.《景德传灯录》,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刊行。
|
[13]
|
.利安当《天儒印》,BnF,Courant chinois 7148。
|
[14]
|
.利玛窦《畸人十篇》,收入《天学初函》,学生书局,1965年。
|
[15]
|
.李景林《孔子“闻道”说新解》,《哲学研究》2014年第6期,第43-51页。
|
[16]
|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2000年。叶纯芳《中国经学史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
[17]
|
.李贽《焚书注(二)》,载氏著《李贽全集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
[18]
|
.廖名春《〈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章新释》,《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151-155页。
|
[19]
|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7年。
|
[20]
|
.刘凝《觉斯录》,BnF,Courant chinois 7172。
|
[21]
|
.罗大经《鹤林玉露》,齐鲁书社,2017年。
|
[22]
|
.罗广平《醒迷篇》,BnF,Courant chinois 7149。
|
[23]
|
.马若瑟《儒交信》,BnF,Courant chinois 7166。
|
[24]
|
.马若瑟《儒教实义》,BnF,Courant chinois 7152。
|
[25]
|
.蕅益智旭《四书蕅益解》,崇文书局,2015年。
|
[26]
|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载氏著《船山全书》,岳麓书社,2011年。
|
[27]
|
.王溥《唐会要》,商务印书馆,1935年。
|
[28]
|
.吴昶兴主编《再——解释:中国天主教史研究方法新拓展》,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14年。
|
[29]
|
.吴莉苇《天理与上帝:诠释学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交流》,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
|
[30]
|
.萧统《昭明文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
[31]
|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2000年。
|
[32]
|
.玄则《大般若经第十四会勤般若蜜多分序》,载《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第7册,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刊行。
|
[33]
|
.严可均《全三国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
[34]
|
.杨廷筠《代疑续篇》,BnF,Courant chinois 7111。
|
[35]
|
.张居正《四书直解》,九州出版社,2010年。
|
[36]
|
.张星曜《天儒同异考》,BnF,Courant chinois 7171。
|
[37]
|
.张星曜、洪济《辟妄条驳合刻》,BnF,Courant chinois 7107。
|
[38]
|
.朱熹《朱子语类》,载氏著《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
[39]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
[40]
|
.朱宗元《答客问》,BnF,Courant chinois 7036。
|
[41]
|
.Philippe Couplet,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Parisiis: Apud Danielem Horthemels,1687.
|
[42]
|
.Thierry Meynard,“The Jesuits an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ranslation or Subversion?”,in Modern Philosophy 137 (2014): 67-78.
|
[43]
|
.François Noël,Sinensis Imperii Libri Classici Sex,Prague: Typis Universitatis Carolo-Ferdinandeae,1711.
|
[44]
|
.Paul A.Rule,K’ung-tzu or Confucius? The Jesuit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Sydney,London,Boston: Allen & Unwin,1986.
|
[45]
|
.D.E.Mungello,The 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