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畸人十篇》中“乐工歌舞喻”的跨文化会通研究

李安恒

李安恒. 《畸人十篇》中“乐工歌舞喻”的跨文化会通研究[J]. 国际比较文学, 2025, 8(2): 121-131. doi: 10.19857/j.cnki.ICL.20258206
引用本文: 李安恒. 《畸人十篇》中“乐工歌舞喻”的跨文化会通研究[J]. 国际比较文学, 2025, 8(2): 121-131. doi: 10.19857/j.cnki.ICL.20258206
LI Anheng.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he Parable of the Musicians’ Performance in Ten Chapters from an Extraordinary Man[J].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25, 8(2): 121-131. doi: 10.19857/j.cnki.ICL.20258206
Citation: LI Anheng.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he Parable of the Musicians’ Performance in Ten Chapters from an Extraordinary Man[J].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25, 8(2): 121-131. doi: 10.19857/j.cnki.ICL.20258206

《畸人十篇》中“乐工歌舞喻”的跨文化会通研究

doi: 10.19857/j.cnki.ICL.2025820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安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博士,广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旨趣为比较文学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外国文学文化研究等。近期主要关注利玛窦研究和中西比较哲学等方面研究。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he Parable of the Musicians’ Performance in Ten Chapters from an Extraordinary Man

More Information
    Author Bio:

    LI Anhe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 holds a PhD in literature from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His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lie in the area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ranscultural studies,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cently,he is dedicated to the studies of Matteo Ricci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 摘要: 利玛窦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早期沟通东西方的文化使者。《畸人十篇》中的“乐工歌舞喻”是利玛窦论述欧洲天主教教义和伦理时使用的一则譬喻故事。笔者以比较文化的方法,探究“乐工歌舞喻”同《百喻经》中“伎儿作乐喻”的逻辑关联性,分析其中天主教和佛教在宇宙观和人生观方面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探索“乐工歌舞喻”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乐工歌舞喻”并不是单一的天主教譬喻,而是东西方多元文化会通和融合的新产物,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互鉴的典例之一。
  • [1] .陈恩维《晚明利玛窦形象的双向调适及其方法论意义》,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4年第1期。
    [2] .陈自明《印度音乐文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年。
    [3] .纪建勋《利玛窦400年形象史考论》,北京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4] .利玛窦著,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5]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中华书局,1983年。
    [6] .莲池大师(袾宏)《莲池大师文集》,张景岗点校,九州出版社,2013年。
    [7]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集外集·〈痴华鬘〉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8]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9] .僧伽斯那《百喻经译注》,周绍良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
    [10] .《圣经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发行,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5年。
    [11] .王苏娜《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国际汉学,2020年第1期。
    [12] .王阳明《传习录》,参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3]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14] .张凯作《明末清初天主教与阳明心学关于灵魂的论辩》,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15] .尊者僧伽斯那撰,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百喻经》卷第三,见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编辑校勘《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本缘部下》,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2-20
  • 录用日期:  2025-01-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