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I Jiahua. Classic Topic,New Approach,and Unresolved Issue in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Three Questions on “Intermediary Aesthetics”[J].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24, 7(2): 137-152. doi: 10.19857/j.cnki.ICL.20247207 |
[1] |
. 阿瑟·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
[2] |
. 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1.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
|
[3] |
. 本雅明《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王炳钧、杨劲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
[4] |
. 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刘鹏、安涅思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
|
[5] |
.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
|
[6] |
. 迪特·亨利希《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观念论讲座》,乐小军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
[7] |
.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
[8] |
.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
|
[9] |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
|
[10] |
.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
[11] |
. 黄金城《有机的现代性:青年黑格尔与审美现代性话语》,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
[12] |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
|
[13] |
. 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
|
[14] |
.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张卜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
[15] |
. 汪尧翀《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
[16] |
. 汪尧翀《居间美学:当代美学转型的另一种可能》,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23年。
|
[17] |
. Theodor W. Adorno,Ästhetische Theorie,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
|
[18] |
. Walter Benjamin,“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in Rolf Tiedemann& Hermann Schweppenhäuser,hrsg. ,Gesammelte Schriften I,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pp. 471-508.
|
[19] |
. Jürgen Habermas,“Die Moderne—ein unvollendetes Projekt”,in Jürgen Habermas,Kleine Politische Schriften I-Ⅳ.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1981,pp. 444-464.
|
[20] |
. Philip Hogh und Stefan Deines,“Sprache und Kritische Theorie:Zur Einleitung”,in Philip Hogh und Stefan Deines,hrsg. ,Sprache und Kritische Theorie:Frankfurter Beiträge zur Soziologie und Sozialphilosophie,Frankfurt am Main:Campus Verlag,2016,pp. 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