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排序: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
10
20
30
50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国科幻文学研究的新发展(2018—2020)
吕超
2020, 3(4): 736-741. doi: 10.19857/j.cnki.ICL.20203410
关键词: 科幻文学, 人工智能, “破圈”, 人文关怀
2020年间,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在前期燎原之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获得了蓬勃发展。各类科幻活动层出不穷,新建了一批科研机构和刊载平台,涌现了大量优秀学术著作和论文,并荣获多项国际大奖。此间有四项突出的成绩:刘慈欣及《三体》研究、资料出版和数据库建设、人工智能议题、对新冠疫情的学术回应。它们不仅证明科幻研究的“破圈”趋势日益明显,更体现出科幻学者对现实社会的人文关怀。
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
吕超
2022, 5(3): 32-46.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3
关键词: 科幻文学, 半专业研究, 专业研究, 比较文学, 跨学科研究
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比较文学史的范畴下探讨该论题,关注的研究主体是中国学者,研究客体则兼顾本土及海外的科幻文学。以是否遵循严格的学术范式为标准,科幻文学的研究可分为“半专业”和“专业”两种类型。长期以来,两类研究人群取长补短,共同为中国科幻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科幻文学半专业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有作家感悟、科幻迷评论等形式。中国的科幻文学专业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勃发于21世纪,经历了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的发展阶段。专业研究者虽与半专业研究者有部分重叠,但更多来自高等院校,他们普遍拥有博士学位,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学术训练,也熟谙现代学术范式,产出的成果在深度、广度和规范性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具体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各类学术活动持续开展、众多学术组织陆续成立、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涌现、高校人才培养成果斐然、国际交流亮点纷呈。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科幻文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依据内容可划分为六大领域:研究资料整理及译介、文学史撰写、作家及作品研究、综论类著作、译介及传播研究、代表性专题研究。尽管现有的成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空前的,但科幻文学在中国依然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期待着后继者去开拓。
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概览(2014—2018)
吕超
2018, 1(2): 301-306.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跨学科, 科幻文学研究
中国科幻文学虽然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对其系统性的学术研究直到21世纪才真正展开。近五年来,作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频繁开展,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节节攀升,高级别的项目陆续获批,学科建设日趋完善,甚至在对外交流方面走在了主流文学的前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锐学者参与其中。
谢志:《自由主义传统的书写者:杰克·克鲁亚克》
董伯韬
2019, 2(2): 392-394.  刊出日期:2021-03-09
在民族国家、文学与学术之间:比较文学史回溯及反思
姚孟泽
2022, 5(4): 55-74.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404
关键词: 民族国家, 文学, 学术, 比较文学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界就建立起了一种以“学派”和相应方法的更迭为线索的学科史叙事,讲述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从欧洲萌芽、法国确立、美国发展到中国繁荣的过程。这一叙事具有体系严明、逻辑清晰、板块完整和易于教学的特点,并作为“基本概论”而沿用至今。然而,由于其局限在“学科”框架之内和过于简明整齐的特点,这种学科史实际上离真实历史和研究实践相去甚远,成为了只在课堂和考试真空中存活的“可爱而不可信”的知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放置到大历史中进行解释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学术史,而非局限在预设的“体系”和“理论”之内的学科现象史。比较文学的萌芽生发自 18-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与民族文学双重发现的历史过程中,此后,随着不同时空中的学者对于“民族国家”“文学”和“学术”这三要素的不同理解,比较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形态差异。在19-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通过跨越民族国家界限和确认历史学与文学史的“科学”地位,比较文学在文学关系史基础上呈现出跨国界和历史学研究的特征。到了20世纪中叶的美国,通过继承和突破文学关系和文学史学,比较文学从一种地方性和边缘性的学术领域转型成为西方的文学学术共同体,呈现出超越国家和文学中心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全球地方化和理论化的发展,比较文学成为一种后国家和文学的人文学术实践。从民族国家、文学与学术这三要素来描述比较文学的历史脉络,既能清晰地看到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界人文学术的多元形态,也能深入体认不同的比较文学实践与大历史的动态关联,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比较文学的历史与未来打开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