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排序:
相关度
发表时间
每页显示:
10
20
30
50
东方文学研究的新动向(2018—2020)
曾琼
2020, 3(4): 751-757. doi: 10.19857/j.cnki.ICL.20203412
关键词: 中国, 东方文学研究, 新动向
本文总结和论述2018年以来我国东方文学研究的特点和走向,尤其注重日本和韩(朝)文学之外的成果,认为东方文学学科意识增强、注重原典研究、拓展了研究领域、恰当运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是这期间东方文学研究的主要新动向。
遗音重寻:论20世纪初法国与中国的一种女性主义
王浪
2021, 4(4): 655-677.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4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自由恋爱, 何殷震, 蒲鲁东, 《天义》
在法国无政府主义地理学家Elisée Relcus的影响下,李时开始信奉无政府主义。1907年6月22日,李时和吴稚晖在巴黎创立了无政府主义杂志《新世纪》。他们成为在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和在东京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桥梁,后者于1907年6月10日创办《天义》。中法两国无政府主义错综复杂的族谱根源为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政府女权主义者对反威权主义的坚持和对下层阶级的关注为当代被种族、阶级和国家所割裂的女权主义提供了灵感。它为当前的女权运动提供了战胜分裂的可能。然而,当前的无政府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男性无政府主义者上。这削弱了无政府女权主义者的话语,也忽略了诸如安妮·马赫和何殷震等鲜为人知的无政府女权主义者的贡献。本研究将对在《无政府主义者》《自由思想》《无政府状态》《新世纪》和《天义》等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并结合历史材料来重构无政府女权主义者在性、女性教育和妇女劳动三个方面的理论贡献。本研究展示了早期无政府女性主义遗留的丰富理论遗产,并探讨了其对当前女性主义讨论和实践的影响。
先秦之“道”与旧约之“道”——一个从语义到观念的考察
彭英龙
2023, 6(1): 88-110. doi: 10.19857/j.cnki.ICL.20236105
关键词: , 隐喻, 希伯来语圣经, 先秦文献, 语义学, 观念
德国学者德尔对希伯来语圣经(即“旧约”)中的道隐喻(Wegmetaphorik)作了翔实的考察,其研究对重审中国文化的“道”也不无启发。模仿其研究方式,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道隐喻也不仅体现在“道”这个词中,更体现在涉及“道”的整个语义场的各类表达中。语义学考察将揭示出,先秦文献中的道隐喻与希伯来语圣经中的道隐喻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道隐喻的两种主要类型可以被命名为“做事是行路”和“生活是行路,命运是遭际”,二者又可以细分为各种类别,它们在先秦汉语文献和希伯来语圣经中都有广泛而丰富的呈现。语义学考察的最终目标是揭露背后的文化观念。先秦汉语文献与希伯来圣经中的道隐喻常常带有价值规范的意味,其两种主要类型还可以相结合,以传达“德福一致”的理想。在先秦汉语文献和希伯来圣经中,涉及道德评价/伦理规范的“做事是行路”的子隐喻都是核心类型。但中国文化很早就世俗化了,而犹太民族的文化是有神论的,这导致道隐喻上的一些分别,如希伯来圣经把以色列人这一民族的命运视为一场旅行,而这在先秦文献中找不到对应物。李炽昌倡导中国研究者可对圣经采取跨文本阅读。以语义学考察为基础的对先秦之“道”与旧约之“道”的跨文本比较研究将加深我们对文化的共通性与特殊性的理解。
以人为中心:论儒学的宗教感
安乐哲
2018, 1(1): 17-31.
关键词: 宇宙论, 本体论, 超越性, 自然, 人类中心的宗教性, 上帝中心的宗教
著名汉学家葛兰言断言"中国智慧勿须上帝的观念"。尽管表述各异,但可知许多著名汉学家对此颇为赞同。以之来衡断中国的宇宙论,一个重要的后果便是,它会消除古典中国哲学核心词汇本来具有的某些模糊性蕴含,而使之变得齐整划一。中国勿须超越性上帝的观念,此说虽流传深远,但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它所赖以成立的坚实基础是"实在/表象"之类的二元对立思维,因此不能适用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儒家的宗教性不把独立、自省、实体性的"神圣作用者"作为表象之后的真实存在,也不把它视为宇宙意义的根源。儒家把世界视为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自身便具有自我转型的能量。人类的宗教情感就是宗教意义的发动者,它广泛地、内在地展现于家庭、社区和自然世界的各种活动之中,激发出富有生机的精神力量。人类既是鼓舞人生世界之神圣价值的源泉,同时也是神圣价值的奉献者本身。
欧律狄刻的脸:马拉美音乐诗学的悖论
吴采奕
2020, 3(3): 490-506. doi: 10.19857/j.cnki.ICL.20203305  刊出日期:2021-03-09
关键词: 马拉美, 叔本华, 音乐诗学, 去人类中心主义, 对象导向的存有学, 伦理学
本文由布朗肖的评论出发,论证马拉美看似矛盾的诗学可以比拟作希腊神话中吹笛手奥菲斯入地府去寻找爱妻的心路历程。如同奥菲斯深入地府,马拉美也梦想着他的音乐诗学可以提炼出隐秘的物质的精华。但也如同奥菲斯禁忌的回首摧毁了他的爱妻,马拉美发现这样的梦想侵犯了物质的神秘性,只会使物质彻底消失。本文前两节借由马拉美的散文诗和叔本华的音乐哲学阐述马拉美较少为人知的梦想:他希望能找出“等同于季节的音乐方程式”,把万物的核心收纳到一本书的炼金术。最末节论证马拉美的“空无”并非独立于物质世界的存在,而是在尝到禁忌的欲望的苦果后,紧紧拥抱着“空无”以保证不再侵犯、暴露物质的神秘性。
徘徊于菩萨与耶稣之间——崇祯宫廷信仰变迁及其影响
王启元
2021, 4(4): 699-713.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406
关键词: 天主教, 佛教, 崇祯, 九莲菩萨, 汤若望
作为近世中国统一王朝君主的明季崇祯帝,尝试接近天主教,又因各种机缘回归本土信仰,这在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崇祯帝即位后信仰生活的考察,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使用中西文献,考证崇祯帝从尝试接触到崇奉天主教的确切区间,起自崇祯五年,终于崇祯十四年,历时将近九年。最初的因缘始于徐光启入阁,也曾在传教士汤若望等的影响下阅读天主教经典,这些举动除信仰本身之外,多少也有出于制历及练兵的考虑。然而崇祯十一年开始的向戚畹摊派“助饷”、崇祯殇子所引发的一系列变故,最终结束了君主的天主教信仰尝试。崇祯帝在信仰取舍上的彷徨不定,正是明末清初多元信仰加诸近世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晚明入华的天主教彼时亦已成为近世中国信仰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本文通过此一案例继续论诸中西文献、立场差异等因素对宗教史研究的影响。
不能承受的知识之重:作为百科全书式叙事的才学小说研究
李锋, 金雯
2022, 5(4): 96-112.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406
关键词: 才学小说, 史诗, 宏大叙事, 百科全书式叙事, 文类研究

才学小说专指出现于中国清代中叶、在叙事主线之外掺入大量专业知识以刻意显露作者才学的小说作品。此类作品具有西方文学中百科全书式叙事的某些核心特征,特别是其篇幅之长和知识含量之大。本文分析了才学小说的主要特点,包括其宏大的主题、多学科的涉及范围、复杂精细的语言、神话式的结构,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有意影射。文章还讨论了才学小说的文化起源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轨迹。其目的是让人们对才学小说这一文类获得新的认识,并为探讨东西方文化中知识与论证在小说叙事中的作用铺平道路。本文认为,尽管这一文类在清末之后已近乎消亡,但作为一项文学实验,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它记录了 18世纪中国的时代精神,能够检验小说包纳知识的极限,并提高了小说这一在中国封建时代长期受轻视的文类的学术地位与文化地位。

近代北京的三种英文学刊与中国学术的国际化
顾钧
2023, 6(1): 23-41. doi: 10.19857/j.cnki.ICL.20236102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 《辅仁英文学志》, 《燕京社会学界》, 留学生, 近代中国学术
辛亥革命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回国和中外学术交往的深入,在北京出版了多种英文学刊,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对它们均未有系统研究。本文作为首次尝试,在全面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评述了三份主要刊物《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辅仁英文学志》《燕京社会学界》的创办过程、作者队伍和主要内容。这些英文学刊见证了中国传统学术如文学、史学、哲学的国际化,也见证了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和繁荣,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这些刊物拥有一批学术精良、英语熟练的优秀作者,但很多长期被学界淡忘,即使是一些知名人物,他们的英文文章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选取各个学科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为例,揭示留学生群体对于知识迁移和近代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贡献。这三份英文学刊的创办不晚于同类的中文期刊,但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的学术中心地位。考虑到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国内国际环境,做到这一点就更显得可贵。这些学刊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为当今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一、如何直接用英文的学术话语来表述中国的政治、社会、历史和文化;二、如何将优秀的中文学术成果翻译成英文,扩大其学术影响力;三、如何创办中国特色的英文刊物,使之真正具有学术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
殖民统治下的原左翼作家:古丁与山田清三郎
梅定娥
2023, 6(4): 127-143. doi: 10.19857/j.cnki.ICL.20236409
关键词: 古丁, 山田清三郎, 左翼作家与殖民统治, 伪满洲国
原中国左联北方部成员古丁,翻译过日本普罗文学作品,包括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主题的小说。面对日本殖民者积极推行的殖民共同体建设,古丁以拒绝殖民符号暴力,捍卫“汉话”主体性;拒绝殖民文学理念,坚持描写阴暗内容等方式进行抵抗;批判日本文坛战争报告文学、反对日本读者猎奇视野;重视与日本原左翼文化人的国际连带,守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一方面,假释出狱的山田清三郎来到“满洲”寻求“新生”。从开拓团到“新京”,他仍然摆脱不了“转向”的心理阴影和作为思想犯被跟踪、被“观察”的命运。然而,他却得到了古丁等“满人”作家的“友情”和鼓励。山田清三郎对“满人”作家的处境和文学不仅表现出理解,还为此在报纸上公开与日本人骂战。不过,山田对“民族协和”也表现出赞扬和期待,这很难界定是源于国际主义精神还是对殖民侵略的赞同。然而在战时体制下,山田清三郎被殖民者利用,成为艺文家协会委员长,与古丁一起承担起战时文艺宣传和组织活动,最终进入角色成了殖民者中的一员。古丁在妥协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守护中国文化的目的。在1944年时,他举着殖民者“炼磨思想”的口号呼吁青年炼磨技术,其实是在为光复后东北的技术管理做准备。古丁在伪满洲国的行动,提示了面对殖民统治时除了抵抗、逃避和合作以外的第四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