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CHEN Enwei. The Bidirectional Adaptation of Ricci’s Imag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Its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J].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024, 7(1): 93-110. doi: 10.19857/j.cnki.ICL.20247105 |
[1] |
.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余三乐、石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
[2] |
.纪建勋《“神父的新装”抑或“耶稣基督的中国面孔”——利玛窦形象文化史研究的是与非》,《澳门理工学报》2022年第3期。
|
[3] |
.柯毅霖《晚明基督论》,王志成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
[4] |
.李贽《焚书·续焚书校释》,陈仁仁校释,岳麓书社,2011年。
|
[5] |
.利玛窦著,汪汝淳校《重刻畸人十篇卷上》,李之藻编,黄曙辉点校《天学初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
|
[6] |
.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罗渔译,光启、辅仁联合出版社,1986年。
|
[7] |
.利玛窦《天主实义今注》,梅谦立注、谭杰校勘,商务印书馆,2014年。
|
[8] |
.利玛窦《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文铮译、梅欧金校,商务印书馆,2014年。
|
[9] |
.刘耘华《诠释的圆环——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
[10] |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
[11] |
.裴化行《利玛窦神父传》,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
[12] |
.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萧濬华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
|
[13] |
.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士关于易服问题的争议及其文化意义》,《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
[14] |
.史景迁《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陈恒,梅义征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
[15] |
.宋黎明《神父的新装——利玛窦在中国(1582—1610)》,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
[16] |
.汤开建汇释《利玛窦明清中文文献资料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
[17] |
.徐昌治《破邪集》,周岩编校《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献新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
|
[18] |
.庄子著,郭象注《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0年。
|
[19] |
.祩宏著,张景岗点校《莲池大师全集》,华夏出版社,2011年。
|
[20] |
.钟鸣旦著,代国庆译《利玛窦:因人成己》,《学术研究》2012年第8期。
|
[21] |
.Vernon Ruland, “The Inflated Catholic Difference”, America, June 4, 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