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预邀请函||“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国际工作坊

发布日期: 2019-02-13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尊敬的____________:

在今天,“中国礼仪之争”已成一专门术语。其狭义用来指代明末清初(1583-1742)东西方之间,尤其是清初的康熙皇帝与天主教罗马教皇关于敬天、祭祖、拜孔等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教义的争论。其后余绪不断,从未真正销歇,而争议的真正结束要到三百多年以后即 1939年教宗的《众所皆知》通谕。从广义而言,它几乎贯穿了明清以来的整部中西交流史,满清定鼎中原之后发生的清朝与安南的“礼仪之争”(1667-1761)、十八世纪末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的“礼仪之争”(1792-1794)、鸦片战争以后的“圣号之争”(1877-1888)都在此列。由此考量,“中国礼仪之争”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可称得上是一件大事,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目前学界关于“中国礼仪之争”的讨论,正从历史学领域开始,转而进入文学、哲学、文化学和宗教学等领域,呈现出范式上多元转换的态势,成果颇丰,相信不久更会有重大进展,一种崭新并深入的“中西礼学”正在形成。有关研究正可以做到以点带面,带着清醒的问题意识,给当下不断走向纵深的中外交流与对话提供重要借鉴。

耑此,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对话与平行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利徐学社拟联合举行“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前沿研究国际工作坊,作为“跨学科对话与平行研究”的一种方式,以期与学界时贤一起探索和垦拓中外交流与对话的康庄大道。工作坊拟于2019年5月11日(周六)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

素仰先生学养深厚,在本领域成绩卓著,此特奉函邀约,敬请拨冗参与为荷。工作坊现已接受投稿,论文撰写请围绕“中国礼仪之争与中西礼学”的主题。本次工作坊免收会务费,我们将为您承担会议期间的膳食住宿,往返交通费敬请自理。正式邀请函以及具体的议程安排,我们会根据会议筹备推进情况与您保持及时的互动。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上海市高峰学科——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复旦大学利徐学社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编辑部

1. 重要时间:

2019年3月1日前,提交论文题目及摘要至召集人邮箱jianxunji@126.com

2019年5月1日前,提交论文全文至召集人邮箱,以便制作会议资料;

2. 会务联络

召集人:纪建勋,13127881346,邮箱:jianxunji@126.com

联络人:陈佳婧,18816925827,邮箱:chenjiajing2018@126.com

3. 会议安排:2019年5月10日晚至11日上午八点报到,上午工作坊、下午工作坊与读书会,5月11日晚餐后离会。

4. 会议地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19-02-13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