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4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翻译与后殖民研究的传承
佳亚特里·C. 斯皮瓦克
2021, 4(3): 409-427.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1
摘要:
本文指出殖民主义理论中的独立概念是由与普通民众毫无接触的阶级群体提出的。由这一群体强制推行的民主制度因此极其脆弱而倾向于分崩离析,更为古老的前殖民结构乘虚而入,从而使政体进一步瓦解。印度的后殖民主义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文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推进针对广大选民的全面教育,尽管目前还只能视其为一种梦想。文章接着探讨了塔拉勒·阿萨德的《世俗的翻译》一书:阿萨德将人类学田野调查作为深入接触他者的一种有效方式,更将每场古兰经的诵读升华为翻译。本文将这一升华过程同认识论联系起来,并将其解读为超越学科视角的人文实践。这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仍然是以底层和精英阶层为目标,推行想象行动主义的全面教育。本文紧接着引用了笔者在大阪被授予“日本京都奖”后所作的一篇演讲——演讲认为,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而非仅仅是一种方便沟通的手段。文末借爱德华·格里桑和加里·奥基希洛之口试读了历史的“混杂性”,并倡议从民族主义的语言思维到群岛思维的转变:我们逐渐理解世界是一个岛屿;而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类比,意识到我们皆身处语言的孤岛之上,漂泊在踪迹的海洋之中。
“你没注意看戏吧”:莎士比亚《驯悍记》序幕释读
张沛
2021, 4(3): 428-442.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2
摘要:
莎士比亚《驯悍记》的序幕(Prologue)结构非常奇特,在全部莎剧中堪称独一无二:首先,它由正剧前的两场表演外加第一幕第一场最后六行对话构成,因此毋宁说是一部“戏前戏”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序幕;其次,它的两场序幕不是以单人致辞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剧情梗概,而是通过戏剧对话和舞台表演来引出《驯悍记》的正剧。事实上,《驯悍记》中斯赖的故事和正剧本身分布于不同的戏剧空间并承载了不同的戏剧功能:前者是后者的“戏前戏”,而后者是前者的“戏中戏”;斯赖的故事构成了戏剧的第一层幻象,而“驯悍的故事”则构成了它的第二层幻象。两层幻象互为镜像。莎士比亚让我们在《驯悍记》的“戏前戏”中看斯赖的戏剧(尽管他本人对此并无自觉),正如斯赖在它的“戏中戏”中看演员们演出的《驯悍记》。这一事实构成了《驯悍记》的莫比乌斯循环。我们就是斯赖,斯赖就是我们。在莎士比亚的《驯悍记》中,斯赖最终也没有从戏剧幻象中醒来。(只)是幻象吗?应该说(也)是现实:戏剧的幻象就是戏剧的现实,而在戏剧现实之外更无其他现实。
“洛图”演义与秦汉时期的科学“祛魅”
张树国
2021, 4(3): 443-474.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3
摘要:
“洛图”属于秦汉时期的神秘学领域的“隐秘知识”,关于传世“洛图”的本义及其来源已久不为人所知了,宋儒所谓“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以及“盖取于龟象”之论,主要是对流传到宋代的“洛图”进行的描述及推测,没有多大意义。“洛图”最早源于秦汉之际对天文星占等神秘学领域的探寻。笔者通过研究1977年出土的汉文帝时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六壬栻盘,对照《易纬·乾凿度》,认为六壬栻盘“天地盘”之“地盘”可能是“洛图”原型之来源,且体现了《乾凿度》所谓“四正”“四维”“八方”“八风”的思想;而“天地盘”之“天盘”则是“乾凿度”命名的缘由,将一年时间确定在365¼日,是建基在历久观测基础上的原始科学,是秦汉时期科学主义“祛魅”运动的结果。西汉汝阴侯墓中六壬栻盘的“天盘”实际上是对日月运行的黄道(或赤道)的建模,而“地盘”即“洛图”的来源,是对大地四方以及四时风气的建模,揭示四时风气与万物荣衰的奥秘。《乾凿度》一书采用了八卦理论,是对类似西汉汝阴侯六壬栻盘之类天文仪器的解说,但由于彼时所存天文仪器的消失,这些解说就失去了基本的物象凭借,逐渐不为人所理解。随着谶纬“复魅”造神运动的频繁进行,“洛图”的真义消失,仅剩下一个谜一般的“简图”框架,其科学内涵更是消失殆尽。
从文王到基督:耶稣会士韩国英《诗经》法译研究
蒋向艳
2021, 4(3): 475-487.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4
摘要:
法国耶稣会士韩国英法译的《大雅·文王》和《大雅·思齐》探讨了以下问题:一,《大雅·文王》描绘了天、上帝和文王的关系,法译文中这三者托喻为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因此原诗呈现的中国古代宗教世界变为天主教的世界。二,《大雅·文王》颂扬的重点本是文王,而通过翻译其诗的“敬天”之旨得以强调。三,《大雅·文王》和《大雅·思齐》法译文分别描绘了具有完美道德的文王和文王母亲大任的形象,两者分别托喻为耶稣基督和圣母玛利亚。译者自身的天主教文化通过翻译被植入译文,实现了诗义的转变和文化的迁移。
永恒、自我与自然——试以伊利亚德宗教理念解析《东方之旅》的乡愁主题
黄增喜
2021, 4(3): 488-50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5
摘要:
《东方之旅》被认为是黑塞的重要转型之作,但由于运用了大量的密码式语言、象征和隐喻,其思想主旨与诸多细节都显得十分晦涩,历来争议颇多。本文立足于黑塞与伊利亚德在思想倾向、文化立场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后者的相关宗教理念为参照,对《东方之旅》的乡愁主题进行尝试性的解析。在伊利亚德看来,宗教传达着人类对于完美的神话乐园之乡愁;虽然传统宗教在现代世界走向了衰落,但“乐园的乡愁”却在现代文化与文学艺术中得到大量的遗存。结合黑塞其他代表性作品来看,《东方之旅》中的乡愁包含“永恒”“自我”“自然”三个维度,与伊利亚德所言“乐园的乡愁”形成了诸多层面的呼应。具体而言:东方之旅既是人类克服时间性存在、寻归永恒家园的精神之旅,也是个体克服对极性存在、追寻整全自我的象征之旅,还是人类克服其与自然的对抗、恢复原初和谐的乌托邦之旅。虽然黑塞主要将克服现代精神危机的希望寄于艺术,但其对危机根源及克服危机之途的思考均带有浓郁的宗教底色,始终在艺术与宗教之间游移。就此而言,在《东方之旅》和黑塞此前作品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断裂,而是表现出明显的延续性。在伊利亚德宗教理论视阈中考量《东方之旅》,不仅有助于澄明作品中的诸多隐晦细节,也有可能为黑塞其他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整体性的参照。
论叶芝的布莱克阐释与《奥辛的漫游》中的“凯尔特–爱尔兰”神话
张菁洲
2021, 4(3): 509-522.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6
摘要:
长篇叙事诗《奥辛的漫游》是叶芝早年尝试讲述“凯尔特–爱尔兰”神话的初步尝试之一。除却《莪相学会会刊》中的盖尔语文学作品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如雪莱等人的影响而外,叶芝在创作此诗同时进行的另一个写作计划——对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注释和阐发——也对《奥辛的漫游》的意象使用和主题产生了特别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梳理相关文本,说明叶芝的布莱克阐释对阐释《奥辛的漫游》的可能意义:叶芝对布莱克的阐释伴随着《奥辛的漫游》创作过程的始终,对《奥辛的漫游》的选材、结构都产生了影响,叶芝在解读布莱克时对布莱克“对立”观念的痴迷、他在对布莱克的误读中所表达的自我意识也为理解《奥辛的漫游》中凯尔特–爱尔兰神话的讲述方式和讲述效果提供了独特的线索。并且,叶芝在注解布莱克时的神智学观点及他在《奥辛的漫游》中的创作实践,都在逐渐塑形叶芝此时的文化观念:来自个体或群体心灵状态最深处的文化象征–形象的连续性构成了个人、民族或国家获得一种“统一”身份和认同的关键,而此种连续性的获得十分艰辛,需要富于想象力的心灵不断超逸现实,使无限想象力从有限的生命中“脱壳而出”。在这一意义上,叶芝的布莱克阐释和《奥辛的漫游》中对“凯尔特–爱尔兰”的最初描绘,尽管带着“天真之歌”的印记,却也是叶芝尝试从以追寻和定义“爱尔兰”的方式参与一个现代国家的形塑过程的最初“经验之歌”。
论跨文化公民教育的可能性——日本大学多元文化小组实践活动的个案研究
李晓燕
2021, 4(3): 523-53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7
摘要:
关于如何培养全球化人才以及如何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跨文化公民教育等问题有各种说法和争论。日本政府为培养全球化人才制定了三个方面的目标。然而,对于全球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并没有定论。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构思了以日本学生和留学生的混合课堂为土壤的教学方法,本文以上述混合课堂的多文化小组实践活动为案例,针对跨文化公民教育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分析。我们认为混合课堂中的多元文化小组实践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成长和培养跨文化公民意识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基于笔者构建的多元文化小组实践活动的过程模型(ASCI模型),笔者从2014年开始在九州大学开展日本学生和留学生混合课堂的主动学习课程。由于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学生的专业也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将这种小组活动定性为多文化小组实践活动。在该课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采访和写文章的循环过程,获得与语言和文化相关的认识。学生的语言文化相关的知识都获得了更新。我们把这种知识的获得和发展定义为“自我更新”。我们认为,自我更新的进程也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我们观察到,自我更新很好地反映了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来的所谓全球化人才培养的三个组成部分。此外,根据Byram (2008)的观点,我们认为在本个案研究中观察到的学习者的自我更新亦反映了跨文化公民意识的进步,本案例为培养促进世界和平的全球化人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专题
主持人语:文学侨易学的视角与尝试
叶隽
2021, 4(3): 541-542.
摘要:
“观象”“系词”与“神道设教”——文学侨易学视域下的《焦氏易林》之占验与文学问题
李川
2021, 4(3): 543-55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8
摘要:
中国现代的文学运动是西方二元论介入的产物,反思现代需要有一个更宏大的理论视野。此种视野至少包含时空两个必要的层次,就空间而言,既然中国文学和域外文学浑然一体,立足于世界文学的全球视野就是必要的;就时间层次上来说,不能不重视古今之争之于当下文学观念反思的意义。而这两个层次,恰恰是侨易学的努力方向。随着传统经学体系的解体,《易林》首先被视为“文学”作品,文学云云就有侨易的因素。《焦氏易林》植根于《周易》“立象以尽意”五项原则基础之上,足证其“象学之集大成”的价值。无论《易》教,还是《诗》教,以及其他经学之教,皆包含华夏文学肇始的源始逻辑。理解了这一源始逻辑,则得以进一步发掘《易林》在当下语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就《易林》占验体系而论,其“观象”乃《易经》的传统,其“系词”乃《诗经》的传统,其表达特质是诗性的、直观的而非逻辑的、理性的。从重新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重新思考现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应对现代科学主义的危机来论,对《易林》的占验系统予以重审也是必要的。就易学传统内部而言,占卜从来就是支流和末途,而对德性的强调才是经学的核心思想,然《易经》系统对德性的强调乃是基于“视履考祥”“神道设教”的基础之上,这种基础带有某种运命论色彩。
文学侨易学何以可能:从穿越文学中的时空结构谈起
董琳璐
2021, 4(3): 559-569.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09
摘要:
随着侨易学的理论建设逐步完善,在文学研究中使用侨易学方法论逐渐取得普适性,经由大量个案验证,文学与侨易学的学科互涉成为可能。文学世界中的侨易现象较现实世界更加多元,同时又与现实世界关系紧密,这种复杂多变的侨易现象不但充实扩展了侨易学理论,而且为阐释文本、批评研究文学史的传统方法开辟了新路径。穿越文学中特有的逆时空侨易现象就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种,以典型的穿越文本《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为例,举证“时间迁变—物质位移—精神质变”的时空错序侨易现象及其对研究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作用。文学世界的侨易现象为理解整体文学世界的重要一步,侨易学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现实世界中从物质位移(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在现实世界的物质位移是合二为一的)联系精神质变的思路,而文学世界中,可将时间维度单独剥离出来,形成了“时间迁变—物质位移(空间迁变)—精神质变”的时空错序侨易现象,两个时空的牵连、互动、影响以及侨易主体在其中的多元与消解是文学侨易学理论及相关文学批评方法的核心内容。文学侨易学对时空结构的分析是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作为“变”之现象的大前提,即将时间和空间的重要变量功能作为分析现实层面的时空结构和时空结构异于现实的文学世界中的侨易现象的核心要素。
侨易学视角看萨克斯诗剧《以利》背后的思想迁变
陈安蓉
2021, 4(3): 570-578.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10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女诗人奈丽·萨克斯出生于德国,其前半生一直生活在柏林。和许多与她拥有共同背景的犹太人后裔一样,直到纳粹上台后迫害这一族群开始,她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要被“清洗掉”的对象,从而不得不接受外界对其身份的简单粗暴、非人性地划分。而这种以种族灭绝为目的的分类残忍地将早已融入本土生活的犹太人与其自身过去活生生地撕裂,整个过程充斥着极端的精神痛苦。萨克斯在她的诗剧《以利》中虚构了一个中世纪的故事,以此影射现实中包括她自己在内的犹太人后裔的这场不幸遭遇。诗人被迫从德国流亡瑞典,虽然侥幸得以保全了性命,但精神世界的创伤却始终不曾愈合。她在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想中寻求慰藉,其作品并没有对血腥灾难进行直观地描述,而是忠实地记录下了诗人产生精神质变的历程。以地理位置的移动与思想文化的流动作为考察对象的侨易学由事物的不断迁移变化中构建出了一条“二元三维”的方法论“大道”,探寻因“侨”致“易”的因果过程,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正是将侨易学理论应用到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次粗浅尝试,试图从侨易的视角发现《以利》中不同信仰的碰撞所激发出的艺术火花,以及想象与现实在文学创作中的交互往来,以期由此能够明确,神秘主义对诗人及其作品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
书评
约翰·哈特利:《创意产业高级导论》
金雯
2021, 4(3): 581-584.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11
摘要:
王宇根:《万里江湖憔悴身:陈与义南奔避乱诗研究》
唐佩璇, 周睿
2021, 4(3): 585-587.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12
摘要:
张宇:《下乡:中国现代文化想象中的农村,1915—1965》
陈昉昊
2021, 4(3): 588-590. doi: 10.19857/j.cnki.ICL.2021431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