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5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专题
比较诗学影响研究的新视野与新实践
曹顺庆
2022, 5(3): 7-20.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1
摘要:
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在研究路径上分为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从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比较诗学平行研究已见成效,但比较诗学影响研究却基本上没有展开。缺乏对比较诗学影响研究之实证价值的重视,是当前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严重不足。本文认为,重新考量比较诗学影响关系研究的价值十分必要,应当重新挖掘比较诗学的研究范围,尤其应该强调中国诗学西方化研究的重要性。事实上,西方现代诗学受到了中国诗学的显著影响,然而,现有比较诗学研究成果,均侧重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即西方诗学的中国化,而尚未深入探究中国诗学对西方诗学的影响,即中国诗学的西方化。所以,本文运用实证变异理论研究中西诗学之间的同源和变异关系,探究中西诗学话语的他国化,尤其是中国诗学的西方化;研究中国文学思想如何影响西方思想,并成为西方文论发展进程的一个变异形态,并将这一研究方向作为一个新领域、新视野展开。以中国文化对马丁·海德格尔、雅克·德里达和埃兹拉·庞德的影响为例,阐述中国文化对西方哲学、诗学的影响,探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下的中西诗学影响变异,尤其是中国思想对西方文论的影响和变异,以推进对中西文明互鉴颇有价值的比较诗学实证影响研究。
“风”起“浪”涌40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变迁与展望
余夏云
2022, 5(3): 21-31.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2
摘要: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经历四十余年的发展,在概念辨析、方法思路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整个过程经历“求同”“存异”到“综理”的发展阶段,研究的整体意识和比较特性逐渐显现。“海外华文文学”从概念上指代的并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地域上的特殊文学类型,更是一种“错位地”思考全球现代性的“文化事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持续辩证内外、华夷、主次、正变、动静等问题,以思考“中国性”和“本土性”作为自身最关键的问题。它以对“根”和“径”的探讨来说明身份政治的复杂性和在地性,也借对“势”的挖掘来说明身份确立过程中所充盈的伺机而动、蓄势待发的能量和流动性。晚近提出的“华语语系”“华夷风土”等观念,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前者力图以差异和少数实现对抗,后者则关切文学和自然、社会、精神等层面的紧密联通关系,强化文学的人间面向,回应文学的本体论问题。但无论是对抗还是对话,这两个新的观念都驱使我们注意海外华文文学内蕴的流动、联通特性。它处理的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源流、中外文学的关系,更是对所有少数跨国主义文学实践的思辨。如同风浪的往返律动,海外华文文学代表了在不同的文化经验之间做来回对话折冲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思考并凝练一种基于对话和关系的“海洋诗学”。
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
吕超
2022, 5(3): 32-46.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3
摘要:
科幻文学研究在中国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比较文学史的范畴下探讨该论题,关注的研究主体是中国学者,研究客体则兼顾本土及海外的科幻文学。以是否遵循严格的学术范式为标准,科幻文学的研究可分为“半专业”和“专业”两种类型。长期以来,两类研究人群取长补短,共同为中国科幻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科幻文学半专业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有作家感悟、科幻迷评论等形式。中国的科幻文学专业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勃发于21世纪,经历了从寂寞星火到梦想燎原的发展阶段。专业研究者虽与半专业研究者有部分重叠,但更多来自高等院校,他们普遍拥有博士学位,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学术训练,也熟谙现代学术范式,产出的成果在深度、广度和规范性上都有了很大提升,具体成绩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各类学术活动持续开展、众多学术组织陆续成立、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成果涌现、高校人才培养成果斐然、国际交流亮点纷呈。21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科幻文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依据内容可划分为六大领域:研究资料整理及译介、文学史撰写、作家及作品研究、综论类著作、译介及传播研究、代表性专题研究。尽管现有的成绩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空前的,但科幻文学在中国依然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期待着后继者去开拓。
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与理论创新
邱玉祺, 李永平
2022, 5(3): 47-76.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4
摘要:
文学人类学被理解为以人类学视野思考和研究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流派,是20世纪比较文学领域催生出的跨学科研究。作为人类学与文学交流互动的成果,文学人类学天然的具有“跨学科”的特性。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萌芽要追溯到20世纪早期闻一多、郑振铎等学者的研究。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由方法到学科、由奠基到壮大的时期。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者始终坚持“世界性”与“中国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从西方引入的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吸收与改造,使其能被灵活运用到本土问题的研究上来。本文以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学科发展脉络为线索,从文学人类学产生的学科背景、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史、中国学者对文学人类学理论的革新与实践三个方面,梳理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从理论创新方面来看,文学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对早期经典的重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学民族志研究以及交叉学科研究。从研究方法的开拓来看,中国文学人类学的贡献集中在“四重证据法”“N重证据”等跨学科方法上。文学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体现着其与中国文化、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论文
俄罗斯精神的嬗变:以烟山专太郎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及其跨文化影响为中心
马筱璐
2022, 5(3): 77-99.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5
摘要:
1902年,日本学者烟山专太郎(1877-1954)发表了《近世无政府主义》一书。它是东亚地区最早对19世纪末俄国革命运动进行全面、系统学术概述的著述之一。这本政治学术著作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促使中国人翻译了大量关于激进的俄国虚无党的故事——这些作品既包含史闻逸事,亦包括历史小说,也不乏就这些主题创作的原创小说。本文追溯了20世纪初烟山专太郎著作在中国的多种翻译,以及受到烟山专太郎启发而写成的社论和小品。通过概述烟山专太郎对俄国革命政治的学术研究如何最终成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关键推动力,本文探讨了跨文化文本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翻译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烟山专太郎的专著如何引导中国读者在革命和文学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学的解读。受烟山专太郎笔下所描绘的俄国作家和虚无党人的启发,中国翻译家亦将他们的翻译转化为了革命情感的载体。
经由中国的比较研究:论竹内好对鲁迅的解读和武田泰淳对司马迁的解读
石井刚
2022, 5(3): 100-115.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6
摘要:
竹内好和他的同事武田泰淳代表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两种独特理解。虽然他们都试图通过中国来反思现代日本文化,但他们在对灭绝论(武田)或末世论(竹内)的解读上却决然分道扬镳。本文通过比较竹内对鲁迅的解读和武田对司马迁的解读,试图找出这两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在对待近代中国和近代日本的态度上的差异,并阐明他们对两国文化-政治关系的不同表述。武田把中日关系比作汉匈关系,归结起来是一种即便在历史上不可复制也可谓命中注定的关系,而竹内和他笔下的《鲁迅》则坚决认为前者为一种非关系型的关系,一种超出预期的关系,一种强烈意义上的末世论关系。
将他人理解为他人:丸山真男与竹内好观点对话及当代阐释
建部良平
2022, 5(3): 116-135.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7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将战后日本著名知识分子丸山真男的观点与日本另一位杰出战后知识分子竹内好的观点进行对话,来寻求对丸山真男进行当代解读的可能性。在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种种非理性之后,丸山开始明确思考战后局势下政治的本质。以他在1961年的文章《当代世界的政治与人》一文中所倡导的“将他人理解为他人”为例,他的关注点向来和自我与他人、“内部”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有关。然而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竹内好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丸山是面向他人的,而竹内则着眼于自我的内在本质。笔者以丸山的理念为出发点,同时指出竹内认为自我是开放的或毫无防御的观点对于实现“将他人理解为他人”这一目标而言至关重要。通过讨论这两位知识分子的观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温和主体”的政治理念,并与丸山的“强权主体”概念形成对比。笔者认为,考察“温和主体”是充分发掘丸山思想潜力的必要过程。
追寻别样的声景:国际现代主义与抗战中国的声音战争
郝宇骢
2022, 5(3): 136-155.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8
摘要:
本文追溯了两种战时现代主义的交叉路径,以及他们在1930年代末与中国战时声景的相遇:第一种以W·H·奥登的现代主义诗歌为代表,第二种则是尤里斯·伊文思的政治现代主义记录片。本文以1930年代现代主义的跨国网络为背景,探讨了奥登和伊文思的战时中国之行,如何启发了他们关于声音美学的各自不同的现代主义实验。1938年,奥登和伊文思,从西班牙内战的废墟中走来,抵达战时中国的战场。他们对于中国抗战的观察和经历,使他们分别创作了《战时组诗》(1939年)与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他们共同记录了战时中国的复杂声景:空袭来临时的爆炸声、警报声,与战争受害者的哭喊声。然而在写实之外,他们也试图重新想象另类的声景,以对抗战争所造成的感官危机。
帝国凝视中的音乐编码与政治解码——论乔伊斯《都柏林人》的音乐运用观念及其民族书写
王涵
2022, 5(3): 156-174.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09
摘要:
19世纪末期,在叶芝(W.B.Yeats)等知识分子的主导下,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Irish Literary Renaissance)方兴未艾。然而,乔伊斯敏锐地嗅到了弥漫于“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民族主义情绪。文学与政治的草率结盟极易形成把控意识形态的一元论绝对话语,藉此呈现的文艺作品也难免落入泥古虚幻的空洞俗套。作为一名流散欧陆的知识分子,乔伊斯却在文学创作的文化心理结构上恒久地归属于母国爱尔兰。在其早年创作的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乔伊斯借助于文学文本包蕴音乐元素的通感艺术形式,喻指了那个时代爱尔兰动荡的政治文化生态,承载着青年乔伊斯对于民族复兴进路的追问与反思。概言之,乔伊斯在小说集《都柏林人》中对于音乐元素的多维度运用,彰显了其文学与音乐深度交互的创作实践与民族书写原则。以音乐为能指符号归纳特定时期的政治所指,乔伊斯把“双重殖民”的社会现状整合于都柏林人耳熟能详的音乐意象之中,并以此为镜,呈现都柏林大众民族精神麻痹的诸种模态,进而达到唤醒“瘫痪”的爱尔兰国民,打开耦合于爱尔兰民众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国族意识之目的。
书评
(肯)马科马·瓦·古吉:《非洲小说的兴起:语言、身份和所有权政治》
余静远
2022, 5(3): 175-177.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10
摘要:
沈卫荣、姚霜:《何谓语文学: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与实践》
郝岚
2022, 5(3): 178-182.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11
摘要:
李庆本:《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
孙亚鹏
2022, 5(3): 183-188.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12
摘要:
会议综述
“景行行止:孙景尧先生与中国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候佳鹭, 张世琳
2022, 5(3): 189-193.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13
摘要:
感知全球新变,科技人文携手前行——“大变局与新探索:新时代的科幻文学研究高端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张媛
2022, 5(3): 194-198. doi: 10.19857/j.cnki.ICL.2022531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