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论文
神秘之镜与魔法之镜:以文本证据建立东西比较文学之基础(英文)
张隆溪
2019, 2(4): 601-613.
摘要:
东西方在语言、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巨大差异,如何奠定比较之基础在东西比较研究中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就中西比较文学而言,重要的不在空谈理论,而在展示具体例子作为文本证据,揭示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契合,并以此来建立起比较的合理性。缺乏文本证据,比较就会显得空洞而牵强,一味在抽象的概念之间打转,用一些晦涩的概念术语来故弄玄虚,更只会令人怀疑比较文学的价值,甚至对之冷眼相看。此文将通过讨论镜子这样一个具体意象的可比性,来说明对于东西比较研究而言,文本证据具有方法学上的重要意义。
从欧洲比较语言史看语族概念的形成
达尼尔·贝提, 萧盈盈
2019, 2(4): 614-632.
摘要:
本文旨在梳理古今欧洲比较语言史。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整个比较语言史上的存在感较低,且鉴于中世纪对《圣经》模式的痴迷,希伯来语一直被当做世界语言的起源,而欧洲文艺复兴则见证了以史前欧洲语言进化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纷繁学说的崛起。直到19世纪这些学说才被系统化和理论化,人们也开始以科学的眼光定义语族。到了20世纪,语族这一研究方法逐渐被衍生的其他方法论所取代,其中包括地理语言学、类型语言学或认知语言学等。
“西方曙光降临”后的中国元素:一位中国学者眼中的日本现代文学(英文)
郑国和
2019, 2(4): 633-657.
摘要:
每个外国文学的读者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两国文学的比较。这是因为在试图解读一位外国作家或探寻那个国家的文学传统特质时,谁都无法避免透过自己文化背景这个镜片来观察和理解世界。西方最著名的日本文学学者唐纳德·金著有《迎来西方的曙光:日本文学史现代卷》一书,该书的书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此书名不仅点明了贯穿该书的主题,而且宣示了该书陈述的是一位“蓝眼睛的太郎冠者”的观点。本文拟从不同的视角考察日本文学——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本文重点考察柴四朗的明治政治小说《佳人奇遇》、太宰治的小说《惜别》和志贺直哉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们却都包含了广义上的中国元素。我希望通过一个中国学者对这些作品中中国元素的考察对西方学者广为接受的某些观点提出挑战。
通往古典精神的文艺复兴——兼论李长之重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在理路与思想资源
金浪
2019, 2(4): 658-670.
摘要:
抗战时期李长之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估与其迎中国的文艺复兴方案乃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虽然否定了“五四”运动乃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流行说法,但李长之不仅不排斥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反而要求“整个的吸收”的主张,却又显示了其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区别。通过借鉴18、19世纪之交德国古典时代对古希腊的渴慕以及由此实现的对启蒙运动的超越,李长之不仅把批判矛头瞄准了“清浅的理智主义”,而且将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古典精神视作文艺复兴的目标,从而致力于从周秦时代去掘发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正是古典精神在中西文化中的互通,使得李长之对“五四”运动的批评没有走向文化保守主义,而是立足于审美现代性思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创造性转化。
形成经典的非主流解读——15世纪日本一条兼良对《日本书纪》的诠释(英文)
徳盛誠
2019, 2(4): 671-683.
摘要:
《日本书纪》编纂于720年,是讲述天皇与日本起源的正史。此后,数量繁多的讲义和诠释,使《日本书纪》作为权威经典经历了多次重生,直到现代。本文以十五世纪中叶一条兼良所著《日本书纪纂疏》(《日本书纪》的注释)的历史意义为讨论对象。通过比较佛教、儒学等各种学说,兼良对认定《日本书纪》开首“神代”二卷为独立的世界经典这一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以十八世纪古典学者本居宣长为代表的、从文献学角度考究古语意义的方法,成为《日本书纪》以及另一部古代史书《古事纪》研究的主流,而兼良通过比较来诠释经典的方法则成为非主流的对立方法。
对同一个“摩西”,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从跨文本对话角度评莫言新作《等待摩西》
刘平
2019, 2(4): 684-711.
摘要:
本文从跨文本对话角度,将《等待摩西》与《希伯来圣经》中的摩西五经、《路得记》作跨时空的比照,探讨《等待摩西》中当代中国版浪子回头故事。《等待摩西》以“文革”初期更名《事件》为开篇,围绕《等待摩西》中的两个东北乡人摩西(“东北乡人摩西”柳摩西与“东北乡女摩西”马秀美)六十多年的人生,揭示出当代中国两大典型性难题:如何安顿个体的灵魂?如何在今世今生完成个体以及一个民族-国家的出埃及壮举?以此来看,《等待摩西》中对“摩西”的“等待”构成21世纪新时代中国的母题:个体与民族-国家都在历史转折点上“等待”一位“摩西”。现实的中国依然不离这样的现实:正如《等待摩西》所揭示的,对于同一个“摩西”,有着不同的打开“等待”的方式。正如《等待摩西》所期许的,21世纪对同一个“摩西”,虽然打开“等待”的方式不同,但是东北乡女摩西为打开“等待摩西”提供了典范。
美学与阐释学:象征与寓意之间(英文)
何塞·苏尼加
2019, 2(4): 712-727.
摘要:
本文指出,西方传统中存在着与三种哲学立场遥相呼应的三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其一是柏拉图-基督教学派传统思想中的观点,即艺术与真理紧密相联;第二种观点和现代性概念相照应,认为与真理有关的艺术是自主的;然后就艺术的超现代化形式而言,艺术和真理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作者进一步论证,在这些对艺术和哲学不尽相同的阐释过程中,我们和传统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而阐释学的功能也随之转变为对既有传统的维护和传播。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首先陈述了其主要观点,亦即美学改变了阐释学,继而哲学本身。作者随后阐述了发祥于西方的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以及它们对艺术的定义。作者同时也指出,传统是需要被维护的,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应对传统所包涵的“真理”不加质疑地全盘接受,而是如尼采所言,艺术通过遮蔽真理保护着我们的生命。作者于此处强调了柏拉图-基督教传统和希腊哲学传统之间的不和,并提示了经由区分象征和寓意两个概念融合二者的可能性。
胖女人,野性的惊喜——以珍妮·萨维尔的作品为例探讨西方女性身体形象
苏典娜
2019, 2(4): 728-750.
摘要:
本文以英国YBA当代艺术家珍妮·萨维尔作品中的胖女人形象为例,从图像学、视觉文化、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角度,探讨一种具有原始野性审美特征的西方女性身体形象的演变过程及含义,同时反思当代艺术家对于女性身体形象的多元化探索与表达将如何作用于人类审美感知世界的方式,如何影响我们对社会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实践改造,以及对性别、身份问题的自身认知。
讲述灾难的方式:列宁格勒大围困诗歌研究
张猛
2019, 2(4): 751-764.
摘要:
列宁格勒大围困期间出现的表现围困主题的俄文诗歌,除了依靠广播、报纸、宣传画等媒介传播的主流作品之外,还包括近些年经研究者整理出版的“地下写作”。比较以奥·别尔格利茨等人的主流诗歌与后一种诗歌的代表、“后先锋主义”诗人的创作,会发现两者在讲述灾难的方式上有巨大的差异:前一种诗歌具有更明显的受众群体,诗歌文本运用对话的方式,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等信念观照受围困的市民,塑造强大的集体主义身体;而后者描写围困区状况时采用了多种实验性质的写作技巧,常常对大围困现状表现出绝望情绪,以“大围困”作为世界终结的象征,突出强调了“个人身体”在灾难中的境遇。两种不同叙事视角的写作,反映出官方与民间对灾难事件“大围困”的理解偏差。
论“场所”概念的拓扑学含义
史言
2019, 2(4): 765-788.
摘要:
本文拟从理论批评出发,由比较“场景”与“场所”两则概念的区别谈起,详述现象学视域下“场所”的拓扑学含义,进而引出文学作品空间书写的聚焦所在——“场所意象”,为下一步从现象学文学批评的角度提出“拓扑分析”进行理论铺垫和学理准备。
访谈录
从外部世界看中国——艾利克教授访谈录
艾利克, 陈婷婷
2019, 2(4): 791-802.
摘要:
艾利克教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发了其对文学经典和文学翻译的观点,他认为:文学理论应作为一种学术工具来辅助研究,而不应让研究落入理论的桎梏;并且文学的定义应该是开放的,既属于文学研究范围之内,同时又会与其他领域产生重合从而引起冲突。是否单纯由时间便可以造就文学经典,这一观点始终是存在疑问的,而普世人性的展现才是一部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必要因素。由此看来,译入西方的中国文学应该具有在历经语言的变迁后仍能焕发新生的特质,而回译作为一种基本的实证方法能向人们再现翻译过程,对解决翻译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书评
赵晓阳:《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
李强
2019, 2(4): 805-807.
摘要:
马丁·普克纳:《文字的力量:文学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英文)
陈芳代
2019, 2(4): 808-810.
摘要:
刘晓艺:《昔在集》
王彬
2019, 2(4): 811-814.
摘要:
纳檀霭孙:《天国:中国科幻小说的兴起》(英文)
张宁
2019, 2(4): 815-820.
摘要:
冯庆:《古典与青年》
王钦
2019, 2(4): 821-826.
摘要:
王晓平:《追寻中国的“现代”:“多元变革时代”中国小说研究1937—1949》(英文)
龚浩敏
2019, 2(4): 827-828.
摘要: